去年阿尔法GO在人机大战中战胜了柯洁,人工智能发展迅速,是否会全面取代银行业的业务,谈谈你的理解。
参考解析:
随着柯洁0比3败给阿尔法狗,人们对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恐惧便开始在社会上蔓延。对此,有人担心银行业务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,担心自己的工作可能会不保。的确,近年来银行的物理网点在不断缩减,从大范围来看也出现了银行减员等现象。但如果说完全取代,我认为不太现实,毕竟银行业的服务范围非常广泛,除了储蓄外,还有投资、信贷、担保等等,以目前人工智能的发展水平来看,尚不能担此大任。人工智能与人类的关系更多是代劳,而非代替。而人工智能对银行业来说,既是机遇,也是挑战。
首先,人工智能非但不会取代银行业,反而会让银行业焕发新的活力。效率是衡量现代银行能力的重要指标,当前很多银行大厅排队成群,效率拖沓,为很多顾客所诟病。而人工智能通过人脸识别、虹膜识别、声纹识别等技术,可以快速确认客户身份,大大提高业务办理效率,也避免了银行柜员因为素质参差不齐而带来的服务问题。这样一来,大大减少了银行的人力成本支出,加上无纸化、自动化、电子化的业务办理流程,整个银行的运营成本得到了有效控制。除此之外,人工智能还可以帮助银行进行风险管理,借助技术对潜在的还贷风险进行事前干预,以减少因坏账而带来的损失。
其次,人工智能的确为传统银行业提出了新的挑战。作为银行从业人员,人工智能的普及会把他们从传统柜台业务中解放出来,转而投向更为高端的业务领域,比如挖掘客户、开拓市场、开发产品等等。但若自身能力无法实现这种转变升级,那就很有可能会在这场人工智能变革中被时代淘汰。与此同时,人工智能无论应用于哪个领域,其安全性都是人们热议的话题。在技术尚不成熟的阶段,我们如何保证人工智能下的银行业务操作能够规避风险,确保金融安全,这也是未来人工智能的发展必须要考虑的问题。
最后,我们应该更加理性平和地看待人工智能的到来。耕田的拖拉机刚诞生的时候,那些靠牛犁田谋生的人也会失业,但是又产生了新的职业——拖拉机驾驶员。人工智能本质上不过也是人类的一次技术革新,它同样会催生出新的产业和人力需求,我们不必对此过度焦虑。无论科技怎么发展,作为金融社会的支柱产业,银行业绝不会轻易消失。我们该思考的应该是如何在新的时代背景下,提升自身能力,来应对可能的挑战。当然,我们对人工智能持乐观态度的同时,也必须在一些伦理、道德和风险上有所控制,毕竟科技是把双刃剑,离开了人类的监控和引导,天使或恶魔,就在一瞬之间。